和亲与战争反映了哪些历史文化
以前看历史书籍和电影电视总是疑惑,中原皇帝把女儿嫁给了番邦不是大汗就是可汗首领后,为什么还要发生战争呢?尤其是看长篇电视剧《康熙大帝》时,康熙把蓝齐儿(原型是荣宪公主)嫁给了葛尔丹,当双方在边塞刀兵相见,康熙当着蓝齐儿的面杀死葛尔丹,瞬间让自己的女儿成了寡妇后,那场面真是让人心碎。看了一些历史文化书之后始自明白,和亲不过是手段,安抚和消灭对方才是目的。
和亲是中国古代两个并存的朝廷或者割据政权之间出于政治需要而缔结的和好关系,历来主要指中原的汉族朝廷同边疆的少数民族朝廷或者割据政权之间,通过联姻和其他方式缔结的和好关系。和亲的双方通常要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有时此方对彼方还要结之以财货,质之以世子,甚至慑之以武力。
和亲与战争,既有对立性,也有统一性。和亲与战争的对立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和亲与战争的统一性,至少反映了五个方面的古代中国历史、军事和文化:
一、和亲是两次战争之间的过渡。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五次同匈奴的和亲,就是汉朝与匈奴由初战到决战的过渡。唐朝初年的和亲也有这样的。
二、和亲是战略部署的一环。汉朝与乌孙和亲,就是为了击败匈奴。而多国并立时期的和亲,几乎无不具有战略部署性质。
三、和亲往往与战争迅速交替。西汉前期同匈奴和亲,唐朝文成公主同吐蕃松赞干布和亲,都是和与战断续交替。
四、和亲是战争结局的记录。汉高祖同匈奴和亲,记录了汉朝的失败。汉元帝同匈奴的和亲,又记录了汉朝的胜利。
五、和亲能否实现往往取决于军事形势。唐贞观年中,唐太宗被迫答应了逐渐强盛起来的薛延陀的请婚。不久,唐朝力量大了些,李世民便借口朝中聘财不足,下诏绝婚。贞观二十年,发兵终于灭掉了准姑爷薛延陀。
和亲也罢,战争也罢,本身都不是政策,而是执行政策的方法。在历史上,和亲与战争常常执行着同一种政策。说到底,和亲,是和平形式的民族压迫。
历史并不能证明和亲一定比战争好得多。不能因为偏爱和亲,而把有利于国家统一从而最终必定有利于民族合作、民族和解的战争否定掉,和亲与战争的真实关系揭示了古代民族关系的真实面貌。在封建制政权或奴隶制政权之间,不会出现完全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的民族平等,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是个例外,今天,呼和浩特郊外王昭君孤零的青冢,怎么也没有布达拉宫文成公主的壁画那样高大上,被人仰视而当作民族团结的象征。
在我国历史上,以和亲换取和平是政治家的谋略之策。先秦时代,大多是土地之争。秦楚两国世代通婚,很多秦后都来自楚国。秦晋两国也多次通婚,号称秦晋之好。
而到汉朝时,汉朝和匈奴的和亲则是居住领土和生产方式之争。因为匈奴人无法自己生产粮食、布匹、工具、器皿等生活必需品,在加上匈奴气候条件恶略,灾年时可能基本的温饱都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他们选择掠夺中原地区。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虏人民畜产甚多”。
于是汉朝就面临这一笔经济账:放任掠夺,经济、人口损失将是无底洞;兴兵讨伐,军费开支可能比掠夺的财务更多,而且还不一定能打得过;为满足匈奴贵族的需求,以换取北部边境的暂时和平。所以和亲实质是以经济换取时间,取得军事时间。
当然也有单于主动请求中原和亲,以取得内部势力的平衡避免内部战乱,巩固自己的地位。
站在今天纵观我国古代和亲,从宏观角度来讲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它是谋略家智慧的结晶,它推动了我国历史进步的进程。它以牺牲小我的方式避免了两国交战,减少百姓生灵涂炭,造福两国人民,稳固了我国边境长治久安。
本文由 万年历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www.qncha.com/wannianli/article_AXM6yE3NQK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