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红豆表达相思
说起红豆,不知道会不会有朋友和我一样,小时候背诵王维诗句时,纳闷过,一个红豆,地里到处都生长,煮饭时也放许多,咋就成了相思豆了?
直到后来大一些,才明白此红豆非彼红豆啊!
红豆,最早成为相思的代名词,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宋国国君康王贪恋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貌美,想方设法逼迫何氏进宫,并把韩凭贬为奴隶去修长城。
何氏不从康王,偷偷写书信给丈夫明志,韩凭接到妻子书信,愤而自尽,何氏知道后,死意更决,暗中将衣服腐化,假意让康王陪自己登高台游玩,趁其不备,纵身跳下高台,随从抓住衣衫,那经过腐化的衣服片片碎裂,化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人们在何氏衣带上发现遗言,只愿死后和韩凭埋在一处。康王愈发恼怒,下令将两人分开埋葬,距离却不远,作为报复。可没想到一夜之间两个坟都长出一棵树,并且根叶很快缠绕一起,每天有两只鸳鸯栖息树上交颈悲鸣,哀婉凄切。宋人感于韩凭夫妇至死不渝的爱情,就把连在一起的树叫相思树,树上结出的红果为相思豆。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长恨歌》中写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连理枝就是从此而来。
还有一个同样美好的爱情传说是发生在汉代,一位丈夫戍边的女子,思念丈夫,早晚登上山头靠在一颗大树下望着远方哭泣,泪干了眼里就滴出鲜艳的血珠,掉在地上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树,结满了红艳艳的果实,人们就把称为红豆和相思豆。
在民间,由于这些凄美的爱情故事,赋予红豆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加上真正的相思红豆(海红豆)质坚如钻,色鲜如血,犹如跳动的心,红而发亮,不蛀不腐,色泽晶莹,永不褪色。是有灵性的开运吉祥之物,象征爱情和相思。
大诗人王维曾留下一首最有名的绝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多么美丽的诗句啊,在此亦诗祝愿所有头条君及天下有情人都珍惜自己的伴侣,百年好合,永不分离!
红豆似人心那么红,纯。产于南方,有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之句,可见红豆又名相思豆,古时思君郎又不见郎,带去几粒红豆给郎君,以示思念,也是爱的信物了,故事很凄美,相思豆由民俗提升到文化,可喜!
本文由 交通标志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qncha.com/jiaotongbiaozhi/article_J1KyODzW5Lb9.html。